手机版 欢迎访问电商开店网(www.gongsizc.wang)网站
互联网产品的标配已经逐渐从论坛转向社群。但是想要做好社群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社群区别于论坛的地方在于需要实时沟通,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也更加考验社群运营人的操盘能力。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科学化的运营社群,我们根据资料,为大家做出了如下总结:
第一个要素是同好,它是社群成立的前提。所谓“同好”,是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我们为了什么而聚到一起?最重要的是一起做什么。任何事物没有价值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个要素是结构,它决定了社群的存活。很多社群为什么走向沉寂?那是因为最初就没有对社群的结构进行有效规划,这个结构包括组成成员、交流平台、加入原则和管理规范。这四个组成结构做得越好,社群活得越长。
第三个要素是输出,它决定了社群的价值。所有的社群在成立之初都有一定的活跃度,但若不能持续提供价值,社群的活跃度会慢慢下降,最后沦为广告群。没有足够价值的社群迟早会被解散,也有一些人会屏蔽群,再去加入一个新的群或选择创建一个新群。
第四个要素是运营,它决定了社群的寿命。不经过运营管理的社群很难有比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从始至终通过运营要建立“四感”,即仪式感、参与感、组织感,以及归属感。
第五个要素是复制,它决定了社群的规模。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复制”这一层,有这样两个问题需要考虑。第一,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过复制而扩大社群规模?第二,是不是真的有能力维护大规模的社群?
要想吸引高粘性粉,就是要学会引导,引导社群用户参与其中,让社群用户产生参与感,让用户在社群运营的过程中真正投入了自己的心血,这种亲切程度是无论运营者单方面耗费多少努力都无法取得的。
其实一个运营成功的社群,在最后一定是打出了口碑,在用户群中口口相传,聚集的大部分新粉都是由老用户直接推荐而来,有了前期用户参与感的培养,用户对于社群的亲切程度不亚于社群的运营者,才能把归属感发挥到极致,真正把社群当成自己的家来对待。
运营的好的社群,从进群开始,就会被满满的仪式感所包围,比如要求格式统一的群名片,要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自我介绍等等,一套流程下来,虽然繁琐,但是很容易让人产生精神上的融入。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组织也难走得长远,说到底,组织感和仪式感所追求的目标基本一致,为的都是给用户产生不一般的社群参与体验,让用户在心理上重视所在的社群。
组织感的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领袖价值”,为什么军队的高强度训练,管理,最后还是让那么多的军人依然热爱,其实就是组织感运用到极致的体现,所以组织感如果运用到社群中,取得的成效就是可想而知了。
高复购率的业务意味着经常被用户需要,天然具备着高用户粘性的属性,再通过社群的高运营,提升用户的忠诚度。比如面膜和插线板,一比之下,高低清晰可见。
私域社群运营是一个重人力投入的运营,如果利润率太低(低于30%),就不足以支撑高频的服务成本。
决策门槛高意味着用户需要获取足够的信息来做决策,越是决策门槛高的业务才越有机会通过在社群内的服务解决用户的疑虑,降低用户的决策成本。
想要做好社群,需要先了解社群的五大需求:优质内容、谋求福利、寻求帮助、社交欲望、彰显价值
社群内容公式:中心+节点+群体=生机勃勃的内容矩阵
我们一般加入一个陌生的社群,可能会感到拘谨、不适应,对陌生环境产生抵触感,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福利
用户在社群里都会提问一些问题,可能会有不断重复的问题出现,运营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做出回复反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如果不能按时回复也要提前做好说明,给社群成员最大的尊重。
社群的规模和门槛决定了社群的性质。
用户在完全熟知社群后,成为社群的高级用户,他们变成了社群的一部分,他们和企业产品关联在了一起,例如B站,UP主产生的内容,就是B站重要产品。
基础数据是判断一个KOL的基础,粉丝数,粉丝画像等数据均可作为判断维度。
从标题到封面,从封面到内容,以及选题和呈现形式
KOL是分行业的,所以就需要挖掘对应行业的KOL。除非是那种做全领域的平台。
这块主要可以通过一些第三方数据平台查到,根据KOL活跃的平台去挖掘他的历史数据,包括图文、短视频、直播、带货转化等。
没有特殊情况的话,一个KOL的成长曲线应该是相对平稳的,如果有较大波动,就需要判断是否有相关热门,否则就需要评估数据的有效性 。
对于商业商品的话,要计算好最终ROI。
设定群成员的共同目标,可以体现在社群的名称上。
包括建立社群的规则,干货内容的输出,产品内容的输出,互动内容以及服务咨询等等。
安排社群里的KOL、核心用户以及水军。
为用户去匹配他需要的产品,对群内的活跃用户,进行物质激励,设置一些社群专属的昵称,工作人员分级,进行精神激励。
普通人 社群中90%以上都是普通人,他们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是社群最为坚实的群众基础。
连接者 是指将信息分享出去的社群成员。他们串联起了不同的社群和人群,是推动信息在无数封闭小社群中扩散的关键人物,而且部分连接者也具有意见领袖的作用。
局部意见领袖 是指那些能够影响小范围人群的用户,他们能影响就正是他们自己的粉丝。
全局意见领袖 是指那些能更大范围影响用户的超级明星,他们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粉丝的范畴,比如王思聪,他参与创办的熊猫TV直播,早期的5000万用户大部分都是被王思聪及其关系链好友吸引而来的。他就是我们所说的全局意见领袖。
在这种角色划分模型中,对社群规模其决定性影响的是这0.8%的连接者和意见领袖。如何在社群中寻找和激发这些连接者,一直都是社群工作的重点。
新4C定义:
在合适的场景下(Context),针对特定的社群(Community),利用有传播力的内容或者话题(Content),通过社群网络中人与人的连接(Connection)的裂变实现快速扩散与传播,从而获得有效的传播和商业价值。
用公式表示就是:
4C=场景「Context」+ 社群「Community」+ 内容「Content」+ 连接「Connection」
目前,在线流量越来越贵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回到了线下的场景中。场景有别于传统的营销4P销售渠道,其是由人、地点、时间等多重维度界定出来的小世界。场景就是传播的环境及相关因素的总和,关注的是顾客在物理位置上的集中、需求的集中、群体的情绪及状态的集中。
社群就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的部落,在web1.0时代,大多数人对网络的虚拟世界缺乏信任,类似BBS等社区论坛提供的更多是价值观层面的文字交流,而见网友似乎通常被认为是“傻白甜”干的事情。
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部分人都养成了在微信圈晒生活的习惯,网络世界已和现实世界已经完全的融合一起。当下的强社群关系是“O2O”,线上保持日常高频的价值观交流,线下见“面基(群友见面)”增强相互间的信任感。
内容是价值传递的载体,广义的讲产品也是内容,用户用你的产品觉得爽就会引起口碑传播。狭义内容的讲是图文、音频、视频等媒体属性内容,用户看了爽就会朋友圈。
这里我们主要讨论狭义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是奢侈品,内容却是必须品。广告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目的明显容易被当做垃圾信息。但内容传播是软性的,可以渗透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长期存在,可满足用户对某一方面的需要,用户可以通过搜索等方式找到该内容,并且通过内容来了解企业价值。
在互联网下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显得更为精准有效。
社群运营成功有三个关键因素:愿景、门槛、权益。
【愿景】是指把组织活动聚焦在一个核心目标上,使得组织及成员持续依循明确的方向、步骤和路径进行前进。
【门槛】为什么是需要设置门槛?这里的核心点在于:第一,让用户珍惜进群的机会;第二,提高这个社群人的基本素质;第三,让这个群成员之间更能产生关系。
【权益】是指用户进了群之后,我们会给他们怎么样的福利。那这里要注意的是,用户获得的权益要大于他所付出的门槛,用户才愿意进入这个社区。
更精彩的内容+更好的产品体验带来更多粉丝口碑,更多粉丝口碑带来更多用户,更多用户带来更多收益,更多收益又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好的社群内容、更有趣的社群活动。这个模型看上去并不难理解,不过真正的理解不是大脑层面的说文解字,而是行之有效,用结果说话。社群增长飞轮主要是解决如何把社群的价值最大化?如何从1到N的裂变?
社群用户一般分为五个阶段:新手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流失期。
每个阶段的社群用户有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的运营动作,可以提高用户留存。
新手期:通过入群仪式(欢迎语)让新入群成员快速融入私域社群,了解在群内可以获得什么
成长期:群成员交流互相认识之后,并且可能已经是管理员人设的好友。通过优质内容、爆款话题刺激社群交流,同时还可以设置刺激制度,鼓励群成员自主拉人,进一步扩大社群的的规模。
成熟期:运营重点逐渐转移至爆款活动和裂变拉新。发掘和培养社群内的KOL,为品牌/产品背书,结语管理成本。
衰退期:社群气氛逐渐统一,群成员的目的性也更强这阶段主要不断推出爆款活动
流失期:社群逐渐失去活力,围绕品牌建设的互动可以加强用户信任,减缓人员流失。不过,注意内容需要适合社群传播。
用游戏化的思维来做社群,适用于外部的用户社群以及公司内部的社群。它就是在游戏设计中广泛使用的PBL模型,即Points积分、Badges徽章、Leaderbords排行榜。
首先设计希望社群用户做哪些任务,并且赋予对应的积分,完成后,给到即时反馈。
积分累积到一定分值,可以获得对应的徽章(等级/荣誉称号)
在获得前,作为用户努力的目标来引导用户行为;在获得后,成为虚拟身份的象征,炫耀的资本。
根据积分分值大小,设立排行榜,能让用户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激发竞争。
还可以设立不同属性的排行榜,根据完成的任务维度和时间维度等等。
再配合奖励机制,多少积分可以兑换哪些物品,排行榜前多少名有什么奖励,就可以把社群做得有趣、活跃、长久。
3个要素构成社交:人(关系链)、信息、互动。
关系链是促成双方产生社交的前提,让用户在平台上建立关系链,就如同在为社交产品打地基,关系链越多、越复杂、越成熟,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和粘性才会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大多包括抖音在内的产品都想拉拢用户在自家产品上沉淀出关系链。
常见的关系链分类有以下几种:强关系链,弱关系链,单向关系链,双向关系链。
信息具有多种形式,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直播等。根据信息产生的来源、产品调性以及用户角色,信息的身份来源可以分为公开身份、私密身份以及符号身份。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根据自身在产品上的角色定位来产生和发出社交信息。
互动场景可以分为公开场景和私密场景,例如我们在微信上的一对一聊天是私密场景下的、熟人之间的互动,用户在该场景下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该类社交产品通常具有极高的门槛。
运营高手解决问题使用的科学化思维工具
科学化思维工具详解(产品运营篇)
科学化思维工具详解(用户运营篇)
科学化思维工具详解(内容运营篇)
科学化思维工具详解第4篇(文案写作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运营成长史)
Copyright © 2002-2023 开店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8010119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