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欢迎访问电商开店网(www.gongsizc.wang)网站
从酱油一哥跌落到人人喊打的舆论漩涡。海天味业国民品牌的光环一朝褪去,被迫连发三次声明,试图澄清事实、挽救声誉。但“食品添加剂”和“国内外双标”两种质疑的合力下,被称为“酱油茅”的海天味业,没有抗住负面舆情的影响力,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大跌,一日之内就蒸发了358亿的市值。
一、科技与狠活
故事还要从一位爆火的抖音博主说起。
今年8月,博主“辛吉飞”横空出世,凭借神乎其技的“合成食物”视频,以一己之力就带火了“海克斯科技”和“科技与狠活”两句网络流行语。
辛吉飞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展示了普通食品原料,经过不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化腐朽为神奇,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前后差别。
合成燕窝、合成蜂蜜、合成牛排、科技浓汤、合成勾兑酱油......这些在食品工业内可能司空见惯,却不为大众所熟知的行业秘密,被辛吉飞以夸张的表演风格带火,成功引动了大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奶精粉、植脂末、食用明胶等添加剂再次成为焦点。
一个月,辛吉飞涨粉600万,热度跃升至抖音头部。
海克斯科技本是一个源自网络游戏《英雄联盟》的概念,指游戏世界观内魔法与科技的全新意外融合物。在辛吉飞的影响下,现已成为食品添加剂的代名词,
百度搜索指数显示,“海克斯科技”的热度同比上升了11000%。
热度居高不下时,辛吉飞却忽然注销了自己的坐拥900万粉丝抖音账号。
原因是抖音的官方客服人员给辛吉飞打了通电话,称:“收到大量用户举报,平台考虑到其作品影响,没有对个别添加剂介绍详细成分,存在一概而论的情况。后续作品用语及话术方面,应做一些优化和调整”。
事实上,不少官方媒体也下场点评了这场忽如其来的食品安全焦虑情绪。例如中国食品报融媒体就发布了两则辟谣视频,点名辛吉飞贩卖焦虑,宣扬低价有罪论,误导消费者。
经济日报也撰文表示“纯天然不代表高品质,传统工艺也不代表安全。”号召消费者“不必迷信‘零添加’‘纯天然’,而要以科学的态度选择食物”。
但情绪已经被挑动起来的许多网友,还是倾向于认为辛吉飞的注销是“被资本逼退”。
就在这个关头,海天忽然撞翻了这个火药桶。
海天味业态度严厉地发表了一篇《严正声明》,称“今日我司留意到在各社交平台,海克斯科技、科技与狠活话题热度很高.......妖魔化食品添加剂,黑化中国食品安全.......明显造谣的将有致癌、吃酱油掉头发等标签直接扣在海天产品上......”
作为上市公司,被相关话题辐射影响,海天确有必要站出来澄清。但这样“勇敢地”把火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这样的公关反而“坐实”了许多网友的判断,他们认为这是心虚的表现。
而双标传闻,更是把局面推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有网友晒出两张海天酱油的配料表,分别属于海天国内和国外的两个在售产品。
其中国内产品的配料表满满当当,显示加入了谷氨酸钠、焦糖色、苯甲酸钠、三氯蔗糖等许多食品添加剂。而在日本销售的产品的配料表里,仅仅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砂糖等原料,显得“清爽干净”。
一时间,海天味业跌入了网络铺天盖地的声讨中,难以脱身。
虽然根据后续声明可知,海天在国内外均有推出无添加剂的酱油产品,但相应的解释已经被埋没在流量的狂欢中。
而海天味业几封声明中,动辄上升到国家、民族企业高度的傲慢言辞,更加激怒了网友。终于造成了两个交易日内市值蒸发超过400亿的结果。
而隔壁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却成功吃到了一口红利,开盘即涨停。
二、巨头的烦恼
海天一直是调味品行业的巨头。
连续25年,酱油产量销量均稳居第一。不仅如此,海天味业还成功打造出一支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团队。通过网织一座超过7000家经销商的调味品帝国,海天实现了“有人烟的地方就有海天”的宏伟目标。
凭借渠道和销量优势,在去年年初,它的市值高达6380亿,创下了调味品行业的神话。
海天味业的董事长庞康,也一度力压张一鸣、刘强东、王健林,以1774.3亿的身家,位列《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第15名。
但今年,庞康的名次跌落了4名,身家也缩水至1206.8亿。
庞康身家的缩水,主要原因在于海天味业市值的波动。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这场舆论风波带来的影响,这一年多来,海天股价已然腰斩。
曾经无往不利的打法,也在不同方面遭遇了瓶颈。
庞康曾经效法李锦记,促成了海天与厨师学校的合作。中国的厨师们,在学校里学的是如何使用海天牌的酱油烹饪,当他们学成出师后,也自然保持了使用的习惯。
就这样海天搭建起了B端的稳固出口,在餐饮江湖中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随着近年来疫情冲击,过年餐饮业屡遭波动,不少餐饮店家被迫关店,生意惨淡成为常态,即使是外卖行业都没能逃过影响。曾经被认为雷打不动的B端,出现了收缩。
这自然影响到了海天的销量。
而海天曾经无往不利的C端打法,也开始跟不上这个时代。
早在1999年,海天的广告就出现在了《新闻联播》的整点报时环节。央视黄金年代的黄金时段,帮助海天酱油走入千家万户的厨房。
此后,海天牢牢抓住了电视、报刊这些大众媒介。从各大电视台的黄金档时段,到近些年大火的综艺节目,不差钱的海天味业,成为传媒业喜闻乐见的大金主。
除了《熟悉的味道》和《中餐厅》这种饮食相关的综艺,海天味业还把广告投放到了《歌手》、《极限挑战》、《奇葩说》、《吐槽大会》和《中国诗词大会》等时下最火的综艺节目。
这样的打法,却随着传统电视行业的衰落而露出疲态。刷短视频的年轻一代,脑海中还没有培养出对海天品牌的长久印象,而超市货架上新崛起的竞品们,也在竭尽所能抢夺传统消费者的目光。
海天味业在财报中这样解释了增长放缓的原因,“这一年外部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新冠疫情余波未平、消费需求疲软、各种原材物料价格上涨、社区团购恶性竞争、限电限产导致供应趋紧等等。”
这样的情势,也迫使海天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应对这场舆论危机。
三、结语
三百年前的佛山,水陆交通,商贾往来。阳光充沛的温暖气候,加上食在广东,厨出凤城的调味品刚需,合力造就了佛山古酱园的兴盛。
来自东北、江淮的大豆在此天然酿晒成醇厚绵顺的广式酱油。上百家作坊的诸多产品,借着江海联运,辐射华南,甚至远渡重洋。
到了1955年,公私合营,25家享誉港澳的古酱园重组合并,佛山市珠江酱油厂诞生。再往后,手握高级经济师职称的大学生庞康被分配这家酱油厂,一步步从技术员升任副厂长。
当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吹过南方,珠江酱油厂就此改制成佛山海天调味公司,庞康拍板斥资3000万,引进了国外先进的生产线,把国内调味品行业的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产能的发展带来规模效应下的成本优势,海天吃到了市场经济的红利,不断扩张经销网络与厂房产线,专注酱油产品,终于成长为国内酱油产业的龙头。
而在波澜壮阔的商业故事背后,是一粒粒黄豆无言的改变。
黄豆经历了阳光晾晒,又经历了筛选、制曲、酿造,最终灌装成一瓶又一批清澈而深褐色的液体,摆放在货架上,走入百姓家,最终激发成人人熟悉、眷恋的人间烟火气。
好的产品,造就好的口碑,带来可观的销量。销量则指导着厂商保持一贯品质,继续出产好的产品。
无论食品行业如何风云变幻,出现了多少科技与狠活,这样朴素的循环才是最终颠扑不破的真理。
海天面临的舆论危机是一场偶然,也是时时悬在食品行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行得正坐得直,自然能够熬过难关,守得云开见月明。
Copyright © 2002-2023 开店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蜀ICP备18010119号-3